游光荣
我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原子弹、氢弹和人造卫星,我国有那么多的科研人员,有那么多的大学、研究所,按理说,早已就是科技大国了,可是,果真如此吗?
到97年底,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88.57万人,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66.56万人。而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,97年我国为8.4人,而日本93年为79.6人,美国93年为74.3人,德国91年为61.5人,法国92年为54.8人,英国为48人。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。
97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为1063.1亿元,比90年增长了14.2%,我国科技经费虽有缓慢增长,但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。
而美国每年投入达1600亿—1700多亿美元,日本700多亿美元,德、法、英等科技大国也超过200亿美元,意大利、韩国、加拿大等国在60亿—120亿美元。
98年朱?基总理提出“科教兴国”,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,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。
综合考虑科技投入、科技产出以及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力,可以把世界各国大致分为五类:
第一类为科技强国美国;
第二类为科技大国如日本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等;
第三类为中等科技大国,加拿大、意大利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;
第四类为“科技发展中国家”,如印度、中国、巴西等;
第五类为“科技欠发达国家”,以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。
由于各国科技实力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口径上各有不同,因而就其绝对数值的比较意义不是很大。但是,本文分析中相对数值数量级上的差异,则很清楚地表明了我国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,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,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越拉越大。(《经济日报》99.2.2游光荣文)